我们真正理解“老年”吗?波伏瓦在半个世纪前已经展开追问
在绘本《你想过怎样的一生》里,你会找到不同年龄所对应的心态:51岁,接受了父母的样子;60岁,你觉得自己还很年轻,一点儿也不像小时候在大街上看到的六旬老人;70岁,你对自己知之甚少;82岁,你需要双倍的时间来完成再普通不过的事情;89岁,你感到天塌了下来;92
在绘本《你想过怎样的一生》里,你会找到不同年龄所对应的心态:51岁,接受了父母的样子;60岁,你觉得自己还很年轻,一点儿也不像小时候在大街上看到的六旬老人;70岁,你对自己知之甚少;82岁,你需要双倍的时间来完成再普通不过的事情;89岁,你感到天塌了下来;92
在《老年》开篇,波伏瓦讲了佛陀的故事:佛陀还是王子乔答摩·悉达多的时候,一直被父亲囚禁在华丽的宫殿里,养尊处优,不知道人间疾苦,有一次他逃了出去,坐马车在外巡游,见到一个佝偻、羸弱的人,满脸皱纹、头发全白、浑身颤抖、拄着拐杖,他大吃一惊,车夫告诉他:这是一个老
波伏瓦说,社会将老年人视为“贱民”,人们一提起老年,总是伤感而沉默,“老年像是某种让人羞愧的秘密,谈论它有失体面”。她写《老年》就是要打破这种沉默,希望读者能了解老年人的真实境况。